跑跑抢月饼攻略
1、前几天,好友向我吐槽。她说自从她儿子考完试放假,每天都窝在床上刷手机,哪都不去,啥也不玩,话都不愿意和爸妈多说几句。
2、和她多聊了一些才知道。原来在孩子小的时候,她和孩子爸爸因为工作忙,回家后很少和孩子互动。周末也几乎没带孩子出去玩过。小时候,孩子无聊到自己和自己玩,长大了,就把玩的目标放在了手机上。
3、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:“玩,是孩子认识世界、开发学习能力的工具,玩在本质上是一种智力活动童年没有好好玩过的孩子,其实是被阻碍了身心的正常发展。小时候父母高质量的“遛娃”,不但能促进亲子关系,还能为孩子未来身心健康打好地基。玩,才是孩子的主业;
4、陪娃玩,是体力活也是智力活。作为一个从小陪娃玩到大的妈妈,在这里我整理了自己多年的“遛娃”经验,整理出本篇攻略。
5、文章有点长,宝妈宝爸们可以按目录,下拉到你们感兴趣的部分进行阅读:。①生活中的小物品②家门口的天然“游乐场”③体育运动④室内活动,图书馆、科技馆、博物馆等,⑤户外活动⑥旅行游玩。网上看到一个很有趣的视频:你以为孩子喜欢的玩具孩子真正喜欢的玩具。
跑跑抢月饼攻略
1、你以为孩子喜欢的:父母精心准备的,适合孩子玩的各类玩具。孩子真正喜欢的:充电线、遥控器、餐巾纸、拖鞋、柜门……。女儿小的时候,我搜集过很多资料,按照各年龄段孩子的发育情况,给她买了很多针对性强的玩具。
2、但几乎无一例外,到手都是三分钟热度。反倒是家里的各种小物件,能让她玩得津津有味。从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说,0-3岁的孩子,开始对物理世界进行“实验”。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,对身边日常出现的物品兴趣会非常大。
3、意识到这点后,我开始转变思路,把更多注意力放在了身边的小物品中。家里多余的数据线,经常被我们拿来玩拔河游戏。也会把家里的各种豆子,混装在小碗里,玩挑不同颜色豆子的游戏。像这类游戏玩得方式很多。
4、比如玩“找颜色”——先选一种颜色,然后和孩子比赛找家里哪些东西有这种颜色。这种玩耗时长,用来耗娃再好不过了。长大后玩的方式还可以继续延伸,比如把玩的对象,从具体的东西换成做思维游戏或思维拓展书。
5、这种需要大量使用专注力的方式,可以从小培养孩子长大后“坐得住”的功力。还有次,孩子爸爸用沙发靠垫和围巾给孩子搭了一个“秘密基地”。当时她玩得特别开心,还给了她很多的启发,后来她经常会想办法用各种东西给自己搭“房子”。她会用我的瑜伽垫和她的玩具给自己搭个“沙滩”假装在旅行,还会用积木给自己设计温馨的家。